1 前言
在HZAU地信本科课程:地图学中,要求学生能够对给定的底图进行配准,并将投影方式设置为Lambert投影(等角圆锥投影)。
等角割圆锥投影的特征为:经线收敛于极点的放射直线,具有两条标准纬线,纬线的间距从中间向南北逐渐增大,同一纬线上的经线间隔相等;离标准纬线越远,长度和面积变形越大。
圆锥投影:
所以,配准好的地图应该呈现如下效果:
然而,在配准的过程中,会有学生出现配准完出现平行四边形的状况,本文章就针对这一情况,寻找出现问题的缘由和解决方法。
2 实验材料及步骤
2.1 实验材料
- Arcmap 10.2
- 中国行政区划图.jpg
- 各控制点坐标:
台北 E 121.516667° N 25.050000°
武汉 E 114.350000° N 30.616667°
哈尔滨 E 126.683333° N 45.750000°
乌鲁木齐 E 87.600000° N 43.800000°
拉萨 E 91.166667° N 29.666667°
2.2 实验步骤
- 添加中国行政区划图的数据到Arcmap
- 将Layers-Properties-Coordinate system-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设置为WGS_1984
- 打开Georeferencing,关闭Auto adjust,添加控制点,输入各控制点坐标,最后再开启Auto adjust
- 将Layers-Properties-Coordinate system-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设置为Asia_Lambert_Conformal_Conic,完成实验
3 出现错误的情况分析及解决方式
3.1 在未设置地理坐标时就进行配准
此时,在Layers的Properties的Coordinate System中,我们发现我们始终只能选中WGS_1984或Asia_Lambert_Conformal_Conic,而不是两者并存,这是因为当前配准没有建立在WGS_1984上的缘故。
这种错误一般建议清楚当前坐标系统,移除所有控制点重新配准
——或者重开
3.2 在已经设置了地理和投影坐标时使用错误的配准方式
这种情况常见于:第一次配准不成功,删除图层但没有清除当前坐标系就重新添加未配准的数据。这样会使得导入的数据使用当前坐标系。
在已有投影坐标系的情况下,我们可以观察到,右下角的坐标单位是“米”而非十进制度,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输入的X、Y坐标应为实际米数,而非经纬度坐标。此时应该选用“输入经纬度的DMS”来进行配准。
当然,使用Data Management Tools清除当前图层的坐标系统,或者干脆重开arcmap也是一种解决方式。
4 结语
想要更好地使用一个工具,应当对工具的功能进行探索,并对其背后的运行机制有一定了解(其实本文3.1节对arcmap添加数据后软件对数据做出的处理没有讲解,待读者自行考察),这样面对问题时才能心中有数,找到解决的办法。